2015年8月19至21日,第一屆中國空天安全會議在山東煙臺舉行。中國空天安全會議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yè)委員會聯合創(chuàng)辦,旨在提供一個針對航天航空安全及相關議題開展學術交流的平臺、開創(chuàng)一條中國空天安全相關研究走向世界的渠道。會議得到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包括中國工程院戴浩院士在內的一百三十余名代表參加會議,還邀請瑞士航天員、洛桑聯邦理工大學Claude Nicollier教授作主場報告。會議共完成10個專題共50個報告的交流,評選出12篇優(yōu)秀論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成功實現了解空天安全發(fā)展前沿、推動空天安全領域理論研討和技術交流的既定目標。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王兆魁教授主持。戴浩院士代表會議組委會向與會代表致歡迎辭,戴院士結合當前航天發(fā)射日益密集和多起代表性航空事故,指出開展空天安全研究的必要性,結合目前國內研究的現狀,指出創(chuàng)辦空天安全會議的必要性,并對代表們的積極參與表示歡迎和感謝。會議安排七篇主場報告,分別從載人航天安全、空間目標的跟蹤與監(jiān)視、空間威脅與防護、飛行器機動、機械臂應用、空間基地、小行星防御等方面,介紹了當前空天安全研究的前沿。會議設置兩個分會場,代表們就空間目標識別與編目、空間目標跟蹤與監(jiān)視、空間交通安全管理與平行控制、空間碎片演化分析與減緩措施、空天智能集群自組織控制、空天飛行器行為控制、航天器在軌操控與機動控制、飛行在回路的空天系統(tǒng)體系仿真與控制、空天系統(tǒng)測控與發(fā)射、航空安全監(jiān)控技術十個專題進行了研討。由各專題執(zhí)行主席推薦、會議組委會專家討論,大會共評選出《空間碎片天基光學探測與識別方法》(北京理工大學 趙琪)等12篇優(yōu)秀論文。最后,還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航天展館。
本次會議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空天安全平行系統(tǒng)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yè)委員會、清華大學、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指揮與控制學報》、《深空探測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協辦。中國工程院戴浩院士、總裝電子信息部航天局黃衛(wèi)東博士、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李向陽所長、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秦繼榮秘書長、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馬歐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王兆魁教授等出席會議。會議還邀請到瑞士航天員、洛桑聯邦理工大學Claude Nicollier教授出席會議。來自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的企業(yè)、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八十余個單位的一百三十余名代表參加會議并進行了交流。
第一屆中國空天安全會議的順利召開,對充分把握發(fā)展前沿、推動相關學科和工程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進步,具有重要的開創(chuàng)意義。